您好,欢迎访问长沙火狐电竞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20-29707525央广网杭州9月23日消息(记者 李晓晓 尚天宇 实习生 董雪冰)杭州第19届亚运会于9月23日开幕。国际盛会,举世瞩目。借此契机,浙江如何讲好文化的包容和开放?在“浙”里,手艺人们正以蓬勃的姿态和创新的精神,将亚运元素融合创作,竹编、雕版、核雕、衍纸……跟央广网一起,发现手艺里的亚运。
在湖州市安吉县非遗竹编立体字传承人祝和春的竹艺术空间里,有一幅刚刚编织完成的亚运主题竹编作品。这是一幅宽80厘米、高110厘米的亚运吉祥物宸宸竹编,用5500根宽约2.5毫米、长超过1米的薄竹篾编织而成。
“亚运会就在家门口举行,希望用这个作品来为亚运献礼,同时宣传传统竹编制作技术。”祝和春告诉记者,做一幅竹编,首先要选竹料,随后要经过锯料、破竹、钩条、分条、起层、过剑门、撕四层篾、刮篾、染色等近二十道工序,其中过剑门、刮篾等甚至要重复五六次。“创作亚运主题竹编时,每天都要花费五六个小时,用了一周时间才完成。”
当雕版遇上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中国木活字文化印刷村——温州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记者找到了答案。
王钏巧今年67岁,是瑞安当地独有的一位身兼木活字印刷术和纸马雕版印刷术两项传统技艺的“双料”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照吉祥物的照片,先勾勒出线条,再雕刻出来。用刻刀把版面空白的部分削去,就有了图案或字体凸出的阳文。”王钏巧说,希望让更多人关注杭州亚运会,感受亚运韵味。
“核雕作品《亚运三宝》展现了浙江非遗风采,向杭州第19届亚运会献礼。”在金华市婺城区,金华核雕代表性传承人包加惠向记者展示手中三枚核雕。
经过长达六天的制作,在包加惠的巧手下,小而圆润的果核上浮现出杭州亚运会吉祥物“宸宸”“琮琮”“莲莲”憨态可掬的样子,各种细节和形态都精巧雅致、惟妙惟肖。据了解,16岁起,他便开始学习核雕,如今已深耕核雕技艺40余年,创新推出一百余种核雕,通过搭建金华核雕市级非遗工坊等平台和开设金华核雕培训体验课等方式传承非遗文化。
在杭州市西湖区石灰桥社区文化家园内,展示着一幅长1.5米、高0.8米的巨型衍纸画作,画中呈现出吉祥物参与61个亚运会比赛项目的场景。“我们将亚运和衍纸结合在一起,为亚运喝彩,为杭州喝彩。”衍纸手工艺人吴憩告诉记者,整个画作都是由彩色纸条“卷”出来的,大约用了两万多颗“泪滴卷”。
记者看到,吴憩左手拿着衍纸专用的卷笔,右手将一张2.5毫米宽、5厘米长的红色纸条插在卷笔头上的缝隙中,接着用左手按住纸条,右手不停地转动卷笔,一直卷到头,然后手轻轻松开,在衍纸条的末端涂上白乳胶粘好,最后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把它的一边轻轻捏扁。短短十几秒,一个泪滴卷就做好了。
发现手艺里的亚运,感受中国美学。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亚运碰撞,在守正创新和活态传承里,精彩纷呈的传统手艺正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
Copyright © 2023-2024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13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