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沙火狐电竞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20-29707525火狐电竞宏柏新材605366)8月29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2年8月26日接受66家机构单位调研,机构类型为QFII、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1.2022年上半年经营情况: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综合营业收入9.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1.2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87.99%;通过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从去年末到今年上半年,整个业绩增长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报告期内公司一些相关产品产能进一步释放;第二是我们主要产品价格同比去年同期都有比较明显的一个增幅。比如产品669,我们同比去年增长了65%;产品1589增长更为明显的,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18%;产品669c增长了62%;产品白炭黑增长了46%。所以,我们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价格均实现了不同程度且较为明显增强。2022年上半年实现了产能与销售订单的双双增长。
一是主要产品销售情况。其中硅烷偶联剂产品,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8.3亿,占我们所有产品销售收入总额的80%以上;气相法白炭黑实现销售收入6,600万;其他产品销售收入大概在5,300万,销售收入合计约9.5亿元。
二是境内外销售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硅烷产品境内销售收入为4.83亿,境外销售收入为3.48亿,因部分国外厂商在境内设有机构,因统计口径的原因,实际国内和国外的销售收入应各占50%;产品白炭黑境内销售收入为6,400万,主要是在国内销售,国外市场比较少约260万,后续的话公司会加大国外销售力度。其他产品的线、项目建设情况。公司4万吨硅基材料绿色循环产业链项目,并配套了一个5万吨的三氯氢硅项目,现在正在进入生产调试阶段。接下来公司会对整个产能做一个小规模的调试投料以及产能爬坡。根据公司预测,在白炭黑生产装置和三氯氢硅氯化氢平衡进行完善后就会进入一个产能的稳定期。
3万吨特种硅烷项目,目前已经进入安装阶段,根据目前情况可能会要到11月底左右,12月初能够建成,公司会全力加快推进该项目。另外9000吨新型有机硅材料项目与特种硅烷项目同步建设,包括它的环保装置环保设施都是同步进行的,可能会部分提前。
气凝胶项目,目前气凝胶项目已开始整体开工建设,按照公司现有项目计划,设备采购到安装应该在今年年底或明年一季度完成,争取在明年一季度进行这个项目投产调试,整体是这样的节奏。同时,气凝胶项目已进行了下游客户的送样等一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包括我们跟某头部的电池企业的送样,在6月份已经通过测试了,现在我们正在准备合格供应商评审的审核工作,上述工作均在有序推进中。另外除了这家头部电池企业以外,公司也在计划和其他的企业建立气凝胶项目,相关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在推进。公司除了气凝胶项目以外的话,还有气凝胶项目的上游原材料(正硅酸乙酯),目前据最新市场信息反馈,下游其他企业气凝胶项目已建成和未来规划的产能较大,所以导致市场对于上游有材料正硅酸乙酯需求量大增,造成了阶段性供应紧张的行情,正硅酸乙酯的价格在从原来的18,000~19,000,上涨到近期的22,000到23,000元,后续仍有可能进一步往上涨,这是由整个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因此,根据市场的最新变化,公司正在做一些内部产能结构的调整。
问:贵公司5万吨三氯氢硅投产后,光伏级外售比例大概多少?未来光伏级三氯氢硅价格走势如何?
答:根据市场反馈的了解,目前有一部分下游的多晶硅企业陆续开产以及现有硅烷企业订单也比较旺盛,根据三氯氢硅配套的平衡情况,我们预计市场有一段时期还是比较紧缺的,尤其是光伏级三氯氢硅。公司第二套5万吨三氯氢硅最初规划就是内部自平衡和光伏级两个方向,根据目前市场的需求,我们计划是各50%,约有2万多吨光伏级三氯氢硅是可以进行外售的。
关于光伏级三氯氢硅价格未来走势,我们认为至少是会保持平稳向上,目前三氯氢硅生产企业新项目落地还需要时间,多晶硅的产能已经在陆续开始释放了,根据这个情况,公司认为光伏级三氯氢硅未来供给还是有缺口的。
问:现在工业级三氯氢硅的价格下跌较为严重,而硅粉的价格是在上涨,这对于含硫硅烷的价格影响如何?对公司利润影响如何?
答:目前硅的价格中间有起伏,但是最近价格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但光伏多晶硅这块需求比较稳定。含硫硅烷在国内的功能性硅烷价格是有一些竞争性的问题,我们国外还是以长单为主,因为我们与国外客户是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所以目前对我们公司影响不大,它不会受一时的短期的价格影响,浮动那么大。
问:四季度一些要投产的硅料可能也需要提前进行三氯氢硅的备货,现在我们有没有感觉到就是市面上光伏三氯氢硅规的备货正在逐步的多起来?
答:近期工业级三氯氢硅也开始提价了,大概涨到13000-14000了。因为公司这边原来也有普常规的客户,他们现在也在问,包括光伏级的也在问,是有一些这方面的倾向。
问:因未来一年内气凝胶项目的陆续投产,正硅酸乙酯需求将可能增大,公司对于正硅酸乙酯的未来价格走势如何看?公司后面会不会加大投产?
答:公司具备一定的正硅酸乙酯产能,我们是一套连续化生产装置,有产能弹性,正硅酸乙酯的产能受限主要还是因为四氯化硅,当然也市场上也有用硅粉法生产的,但这种企业只有一家到两家,规模也没那么大,但是因为四氯化硅一般都会做自平衡,它外购也只是补硅需要,所以四氯化硅就是相当于它的原料是受限的,下游需求还是在增加。故我们认为它还是有一定的市场扩张需求,但是它的生产产能不会随着生产装置扩大而扩大,主要还是受外部原材料的限制。公司在扩产之后,四氯化硅生产能力会增加,下游生产正硅酸乙酯的产能有弹性,我们会根据白炭黑的平衡以及市场价格的整体走势,作及时调整。
答:目前正硅酸乙酯价格每吨在23000~24000元左右,从年初到现在价格都比较高,中间低的时候约16000元/吨,现在价格上涨接近50%,目前市场价格还是比较坚挺的。正硅酸乙酯向下生产低聚集硅40,其价格可能也不低,大概在每吨28000~29000元左右。
问:因生产气凝胶需要正硅酸乙酯,公司计划未来正硅酸乙酯的产能做到多少?是外卖还是自用为主?比例大概多少?另外因平衡白炭黑的需要,如果气凝胶产品比较紧张,那会不会导致一些企业会压缩生产白炭黑,然后去生产这个产品?
答:目前市场上采用四氯化硅生产白炭黑的厂家不多,大部分都是做甲基单体,他们会用一甲去烧白炭黑。所以这一块应该不会体现这么严重,我们只是去做产能的平衡。因为这两个本来就是公司四氯化硅的两个应用方向,所以当时在设计产能上都是为我们自己生产平衡的,当然最重要还是根据市场变化作最优化调整。
答:该项目计划11月份建成投产,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项目,待项目整体建成后会结合调试情况向政府进行集中申报。公司计划在10-11月开始申报。
问:据公司反馈5万吨三氯氢硅对应的硅烷产能是7~8万吨,如果我们外售了其中一部分三氯氢硅的线万多吨,那自用了可能也就2万多吨,也能够匹配上下游大概3~4万吨的一个硅烷的使用量,对吧?这样的线万吨的特种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问:贵公司公告的投资12亿新建新材料项目,品种结构跟当时4月份的披露的会有一些差别吗?如建设周期。
答:我们还在规划中,产品可能是有些差异化的。公司第三套5万吨三氯氢硅配套相应的硅烷产品,其实是我们未来2~3年规划的项目,我们是分阶段有序实施的,从第一套5万吨三氯氢硅到现在刚刚建成的第二套三氯氢硅装置,然后再到第三套。我们第三套5万吨三氯氢硅对应产品的技术、研发都已经在先行,包括小试、中试都做完了,技术上均成熟可靠,这个研发工作的话是走在项目建设前面的。所以,项目建设目前主要还是先把第二套三氯氢硅做扎实,完成后会及时启动第三套装置的建设。
问:贵公司新建2万吨气象白炭黑,产能不小,一部分用于混凝胶的生产,一部分进行外售,贵公司气象白炭黑下游主要销售哪些领域?市场也有传闻可以用于蓄电池的隔板或者一些新能源应用,那咱们公司在这上面有没有一些进展?
答:混凝胶领域是我们的主要使用方向,当然也有些铅酸电池后续凝胶用途的使用,其实白炭黑在其他领域使用也蛮多的,因为有一部分是我们终端客户自己做的,还有一部分像还有我们自己一些长期合作的代理商,他们也可以做。
问:贵公司气凝胶原本的规划明年释放2000立方米的产能,目前还是按这样的进度推进嘛?第二期8000立方大概什么时候建成?
答:目前我们是一次整体性规划,包括公用工程、辅助设施等,我们都是按照1万立方的产能进行规划,这些都已经在一期同步建设。后面我们会根据市场情况,及时上8000立方的产能,进行产房建设及设备的安装,这些建设周期不会太长。
问:目前贵公司2000立方的气凝胶下游主要目标是电池领域吗?目前已经开始送样等相关工作嘛?剩余8000立方计划什么时候释放?
答:我们目前2000立方的规划都是用于电池领域。我们已经向一家头部的电池企业进行了送样并通过验证,目前正在配合做他们合格供应商的评审和审厂工作。另外,我们也在跟其他一些电池企业在准备送样和合作工作,包括商务、技术上面的合作都有接触。
第二期8000立方,因前期已整体规划,后期的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理论上时间比较短,后面我们会根据整个市场情况,计划明年启动,争取在明年年底或者是后年初能够形成1万立方的产能。
问:我们预计可能未来到2025年气凝胶下游,譬如说在锂电、石化等保温领域,就这一块体量大概会到达多少的市场空间?未来几年增速咱怎么看?
答:气凝胶我们认为应该分几个应用场景,在锂电这块这两年增速特别快,特别是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锂电材料的安全性能,在2020年发布了强标规范,那么气凝胶作为热失控管理安全材料在锂电领域的应用将来是越来越普及的,所以这块的话我们认为应该会增长速度会很快,未来应该会在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市场。在石化和建筑等其他领域的话,我们认为因为这个未来是替代传统的保温材料,这个市场空间就很大了,现有的保温材料市场有几百亿至上千亿,如果按照国家政策加快市场引导和导入,这个有可能会带来气凝胶市场一个较大的增长。
随着气凝胶技术进步,整个综合生产成本正在逐步降低,在与传统保温材料在成本端相比,其性价比的优势逐步凸显出来。所以未来替代传统保温材料将是趋势,如果再在建筑、石化保温、家用保温等领域,提高替代或渗透率的话,我们认为从明年开始再未来几年内将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增长。另外据市场信息反馈,在大型储能装置上面,国家下半年可能也会出具相应的安全性的强标,这将对气凝胶等一些新型的安全性材料,或者热失控管理材料带来一个比较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问:目前国内大部分气凝胶企业还没有一体化生产的优势,大部分都是通过外采原材料进行生产,这样导致毛利率比较低,就是我们未来应该是去做这个行业,公司是具有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我们未来怎么看待就是说这个气凝胶的价格以及合理性的盈利水平,贵公司怎么看?
答:我们认为从行业竞争格局来讲,一体化的生产公司肯定是有竞争优势的。公司作为一体化生产型企业,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成本端方面。从我们目前整个工艺路线来讲,原料成本在整个气凝胶成本比重还是比较大的。未来对于市场上竞争,那么肯定是一个比较明显的成本优势。按照现有市场的采购价格,对于下游客户来讲,我们毛利率还是可以的。随着产能释放以后,我们气凝胶产品的毛利率或者市场价格可能会下来一些,但也不是一定的,还需要根据未来市场供需情况来看。我们认为最终气凝胶产品的价格和毛利率应该会保持一个平稳的状态,对于其他企业来讲,其获得的利润率有可能比较低,但是对我们来讲,我们还是会获得一个比较合适的或者比较好的一个利润率。
答:生产气凝胶企业再往上走需要有生产四氯化硅的能力,同时也要具备三氯氢硅,如果单纯做气凝胶,但不做其他产业的自循环或全产业链的自平衡,那进行产业配套是很有难度的。因为其他的一些副产物的回收利用或处理问题,如果你没有这个产业链去做自平衡,是没法去实现的。另外就是如果要上产业链,没有相应技术储备和团队,以及行业的积累,相对来讲还是比较难的。
问:氨基硅烷和特种硅烷投产以后,它的一个盈利能力、毛利率水平应该会比现在含硫硅烷应该该会更上一个台阶吧?
答:肯定比我们目前的中间体盈利要好,因为我们初衷是通过我们的中间体来外售,现在我们把中间体结合我们自己的产能向下延伸,根据这两年的功能性硅烷市场情况显示,它的毛利率是比较高的。如果再结合我们自己的产业链优势,我们相信它要高于我们目前这些包括中间体,甚至超过含硫硅烷。
问:像氨基和特种硅烷,它的下游应用没有含硫硅烷那么集中,目前公司在下游客户开拓方面有没有进行?如有主要有哪些?
答:下游客户主要是硅胶行业、玻纤行业,因公司一直有做白炭黑,尤其硅胶行业,都是我们的下游客户。而且我们也进行专业团队建设的规划,进行技术、市场等方面的对接。
问:类似玻纤行业,我们原来就有对接吗?还是最新才开始对接?进展阶段如何?
答:我们已经做了一些前期的实验对接,基本也是头部企业做玻纤比较大的企业,也有的样品已经得到他们认可、认证了。实施进展各阶段都有,有的已经达到应用终端的应用,有的根据客户需要正在进行试验,这些应用实验都是没问题的。国内玻纤企业也比较集中,就是像巨石、山东泰玻。像公司在功能性硅烷行业沉淀多年,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所以在客户拓展方面我们认为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问:可能未来两年就是可能在建的三氯氢硅、硅烷产能比较多,贵公司在特种硅烷如何走差异化路线?可以从技术、产品布局方面是否可以介绍一下?
答:公司已建成两套三氯氢硅项目,第二套三氯氢硅也有规划光伏和自用的,但我们不是为了蹭当前热点。其实功能性硅烷、特种硅烷接下来的市场竞争也会比较激烈。我们主要还是想通过做高纯硅烷实现高端应用和进口替代,走差异化竞争的战略,在延伸和健全产业链的同时,进一步进行技术创新和革新;
江西宏柏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功能性硅烷、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及其他化学助剂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是我国功能性硅烷,特别是含硫硅烷细分领域中具备循环经济体系及世界领先产业规模的企业之一,主要产品有硅烷偶联剂和气相白炭黑。
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Copyright © 2023-2024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13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