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沙火狐电竞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20-29707525前不久,《宁波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正式印发,这标志着宁波建设新材料科创高地的总路线图已明确。
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确定了打造“重要窗口”必须抓紧抓牢抓实的“十三项战略抓手”,其中,着力建设“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位列第一。而根据宁波“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宁波将力争初步建成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成为长三角优势领域科技创新中心。9月16日,省委常委、宁波市委书记彭佳学调研创新型城市建设,强调“找准主路径、搭建主平台、锻造主力军、做强主动力源……加快打造三大科创高地。”
“作为先导产业,新材料不但是制造强国的基础,也是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重要一环。不少‘卡脖子’技术,说到底就是材料创新能力的比拼。”宁波市科技局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考虑到宁波在新材料这个领域起步较早、产业体系相对完备,加快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推动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新材料创新策源地,不但是落实全省科创战略部署的使命担当,更是宁波锻造“硬核”力量、在新的起点上奋起“争先进位”的重要举措。
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 当前,城市竞争日趋激烈。深圳、杭州在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领域捷足先登,合肥、郑州、长沙等中部城市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领域持续发力,被誉为“最强地级市”的苏州则在生物医药、微纳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领域异军突起,后劲十足。
宁波,全国7大新材料基地之一,2020年,宁波新材料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74.6亿元,占全省新材料产业产值近1/3。同时,宁波坐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两家国家级科研机构和数十家家产业技术研究院,高能级创新平台数量名列同类城市前茅。今年4月,作为浙江省实验室的甬江实验室正式揭牌。
千舟竞发,奋力者先。总的来看,宁波新材料尚处于发展培育阶段,与建设有全球有影响力的新材料科创高地的目标相比,仍存在优势资源集聚度不高、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协同不够紧密等诸多问题和短板。
针对这些短板和不足,《宁波新材料科创高地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明确提出实施新材料创新单元建设、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人才引育机制创新、一流双创环境构筑等“六大任务”。
建设科创高地,首先要强化、优化城市的创新资源布局。根据《方案》,宁波将高水平建设新材料科技城,加快推动甬江实验室建设,集聚新材料一流产业技术研究院。到2025年,甬江科创大走廊将力争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3家,新材料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8.5%。
甬江实验室进展备受关注。根据《方案》,实验室力争“两年见成效、五年出规模、十年成典范”。到2025,实验室人才规模达到800人,研制出光学级透明聚酰亚胺、深紫外光刻胶等10种以上关键“卡脖子”材料或国际首创材料。值得注意的是,到2025年,甬江实验室还将努力促成新材料大科学装置落地建设,全面建成8个国际一流新材料研究中心,打造3-4个国际领先的国家级科创基地。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科创高地建设的重要内容。《方案》明确,宁波将探索建立协同攻关机制,主动承接国家、省重大材料专项,加大关键战略性领域的高端、高附加值新材料研发。此外宁波还将聚焦海洋新材料、极端条件材料、新型光电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方向,实施“前沿引领2035”计划变革性材料专项,开展前沿技术研发。到2025年,新材料前沿基础研发经费年均增长20%以上。
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夯实科创高地创新动能。面向新材料领域,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在项目、人才、平台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推动龙头企业上市融资,打造一批“单项冠军”。到2025年新增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600家,争取建设新材料领域市级创新中心3家以上,省级创新中心1-2家,争取国家创新中心布点。
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是宁波作为制造业大市的重要课题。提升化工新材料、稀土磁材料、金属新材料、功能膜材火狐电竞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重点产业链强度和韧性。到2025年,宁波将努力形成“关键核心技术-产品-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全链条生态,建成化工新材料等一批国家级产业集群。
加快高端人才集聚。根据行动方案,到2025年,宁波将引进培育新材料顶尖人才10名,新遴选支持领军型人才项目200个。到2025年,全市新创新平台集聚研发人员超过2万人。
“力争通过五年努力,推动宁波从材料大市向材料强市跨越,形成‘新材料产业看宁波,做新材料来宁波’的城市品牌。”宁波市科技局负责人表示。
Copyright © 2023-2024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13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