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沙火狐电竞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20-29707525一所以理工科为特色的高校,当如何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推动实现教育强国?当如何实现人才、科研、教育三位一体统筹发展?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交大何为?这是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在不久前向全校师生员工提出的“强国责任之思、时代使命之问”。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上海交大党委开展“责任使命大调研”和“争创一流大实践”,聚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实现高质量发展,靶向确定10项校领导班子调研课题和417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调研课题,全校上下围绕深化“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的时代内涵同题共答。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关键在人才。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丁奎岭等10位校领导统筹谋划、率先领题。
杨振斌围绕落实习关于“‘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重要论述精神,深入教学一线听课、与师生座谈交流,带队到校外合作一线开展调研。包括建设上海“大思政课”整体试验区在内的各项举措已相继落地。5月底,上海交大落实首批兼职导师聘任、校地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等工作,构建起大学牵引、区域联动、大中小学贯通的“大思政课”育人格局。学校的思政课堂上,今后还将定期有院士、知名教授、国家重点单位的科研人员与思政教师同台授课,引导青年学子自觉与时代同脉搏、与祖国共命运,坚定践行科研报国、学术强国的远大理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必须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要全链条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全方位推动基础研究工作高质量发展。”丁奎岭牵头调研破解“如何落实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统筹布局”问题。他将上海交大李政道研究所、张江高等研究院作为“基础学科人才引育高地建设”的典型案例,开展深入剖析式调研,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交大经验”。
对接教育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战略工程”部署,上海交大积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基础研究平台,集聚全球高层次人才,形成建制化有组织的战略科技力量;为加大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学校落地实施博士后“荣誉计划”,发挥博士后人才梯队的“蓄水池”作用。此外,上海交大还深入推进“大海洋”“大健康”“大信息”“大零号湾”等面向未来的专项行动计划,以有组织的科研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目前,“大零号湾”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区已成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大批创新中心和成果项目落地,开放式科创街区初具规模。
在上海交大,417项二级单位领导班子调研课题也分别启动,院(系)负责人把学习、调研、整改落实到服务学校构建“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办学新格局的具体任务中。
为尽快推动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技术和成果,上海交大转化医学研究院邀请业内顶尖专家为“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出谋划策;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赴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进行同行调研,联手攻关“卡脖子”问题……
直面学生关切,上海交大将主题教育作为育人契机,探索服务育人新模式。学校鼓励学生围绕校园学习生活需求,结合自身专业优势与学校管理服务实际,共同参与调研,为共建美好校园建言献策。
针对学生调研后提出的食堂菜品信息化程度不足、教学楼开放式讨论空间利用不充分、校区通勤巴士时间有待优化等问题,学校将一一落实整改措施。上海交大后续还将持续开展督查式调研,对已落地实施的措施,加强过程评价和成效评估,及时回访督查、跟进了解整改效果。
杨振斌表示:“学校将紧抓主题教育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刻把握党和国家赋予教育的重大责任和时代使命,聚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持续推动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互促,大力培育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交大人应有的贡献。”火狐电竞
Copyright © 2023-2024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13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