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沙火狐电竞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20-297075251983年7月,新余沐浴着钢铁工业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春潮撤县复市。四十年来,新余产业发展书写了精彩传奇故事,既有高歌猛进,也有按部就班;既有稳健扩张,也有凤凰涅槃。总体呈现螺旋上升发展态势,大体分为三个历史时期。
1983年—1988年为高速发展阶段。这个时期创造了新余建市以来第一个发展辉煌。五年间工业产值增长108%,地方财政收入增长280%,税收、财政等主要经济指标连年翻番,增速全省第一。面积不到全省2%,人口不到全省2.9%的地方,为全省创造6%工业总产值。以1985年为例,全市生产钢64.45万吨,钢材47.24万吨,生铁44.32万吨,分别占全省71%、61.89%、65.4%。锰铁产量15.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50%。
1989年—1994年为平稳发展阶段。五年间GDP总量稳居全省第九名,四小市第二名,只有1992年受钢铁市场波动较大影响,排名四小市第三名。这个时期先后创办啤酒厂、味精厂,扩建新纺、前卫、辊锻厂、毛纺印染厂等中小企业,从吉安引进钢丝厂、电工厂,从宜春引进长林、长红机械厂等机械工业,初步形成以钢铁工业为支柱,电力、化工、纺织、食品、煤炭等多门类工业体系,但钢铁工业主导地位依然无法撼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
1995年—2000年为徘徊不前发展阶段。GDP总量退位到全省第十名,四小市第三名,且GDP增速一直处于中低速2%~8%。
第一个阶段,以2005年为拐点,改变过去经济发展过度依赖钢铁产业的局面。2001年成立的新余高新区作为工业主战场,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支柱,但钢铁产业单一支柱的现状并未完全改变。2004年新钢经过第一轮技改,销售收入突破100亿元,是全省首家销售过百亿企业,为拉动钢铁工业发展起到“定盘星”作用。单纯依赖钢铁产火狐电竞业,抗风险能力弱,已成为制约新余经济发展的瓶颈,导致每年GDP增幅有限。
第二个阶段,从2005年到2008年以光伏产业为代表的新能源迅速崛起。从2005年首家光伏企业——赛维公司落户高新区以来,光伏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飞速发展。大量光伏企业向新余转移,光伏产业链初见雏形。2008年,赛维公司多晶硅片产能1500兆瓦,相当于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实现销售收入过百亿元。在光伏产业强劲拉动下,新余经济增长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在2005年、2008年存在两个明显拐点,2005年GDP等六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省第一,2008年十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省第一,GDP在全省首次进入第八名,四小市第一,且连续七年实现15%以上高速增长,其中2012年GDP首次超过抚州市,排名全省第七,贡献了占全省10%的GDP,创造了新余建市以来第二个发展辉煌。2005年至2011年,赛维公司光伏产值占据全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并在2006年赛维公司开始规模投产的第一年达到28.17%,2007年54.11%,2008年61.5%。
第三个阶段,从2009年到2015年经济增速放缓。光伏产业总产值和全市GDP在绝对值快速增长的同时,其增长的相对值逐步放缓。2009年GDP增速下降到13.5%,然后逐年下滑,2011年至2015年增速呈V字形发展态势,其中2013年增速降至4.5%,2014、2015年增速上升到8.5%左右。2009年之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光伏产业市场不景气,出口受到严重阻碍,然而光伏产业对当年的GDP增量的贡献率达到26.51%,当年光伏产业增值首次超过同期钢铁产业的增值。
2016年至2020年为经济回落期。五年间GDP增速呈逐年回落趋势,2016年GDP增速8.6%下滑到2020年增速3.5%。这与钢铁和光伏两大支柱产业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新的支柱产业还未完全形成等因素有关。特别是光伏行业遭遇欧洲“双反”、光伏政策下调等不利因素,导致赛维公司总负债54.18亿美元,超过52.75亿美元的总资产,裁员超过18000人,多晶硅项目全部停产,电池片和组件出货量大幅减少,直接导致2015年企业破产重整,对新余经济影响巨大。
2021年之后为经济恢复期。虽然受疫情和市场双重影响,但锂电等新的支柱迅速壮大,有效应对冲击,经济发展呈现U型反弹态势,2022年GDP增速上升到4.8%,创近10年来全省最好排位,总量稳居四小市第一,荣获全省市县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创造了新余建市以来第三个发展辉煌。新钢公司顶住钢材市场持续震荡下行的压力,两年营收均超千亿元,经济效益列中钢协93家大中型企业第十八位,特别与宝武集团成功联合重组,这将为新钢未来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在“双碳”战略加持下,2020年之后新能源汽车需求火爆,锂电池供不应求,导致上游原材料价格一路狂飙。2021年赣锋锂业营收111.62亿元,同比增长102.07%;净利润51.75亿元,同比增长405.03%。2022年赣锋锂业营收突破400亿元,净利润突破200亿元,创历史新高,为全市锂电产业营收达到527亿元发挥顶梁柱作用,锂电产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9.3%,推动工业经济加速实现由单一支柱向多元支柱产业转变,呈现不可逆转的蓬勃发展势头。
当前新余正处于产业孕育突破期。一是千亿钢铁和锂电产业强劲扩张。未来3年,新钢对接宝武集团初步梳理重点项目16个,计划投资313亿元,宝武集团江西总部、废钢江西运营总部、宝钢金属总部已成功落户新余,新建改造电弧炉、高品质冷轧硅钢、中板线、钢渣水渣、科创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再造一个新钢梦想有望照进现实。赣锋锂业将投资300亿元聚集锂盐加工、先进电池制造、废旧电池回收、锂系功能材料开发等领域,实施一批生态链项目,持续扩大锂盐产能,赣锋万吨高纯锂盐等8个项目有望近期竣工投产,巩固全球最大锂盐加工基地龙头地位,创造新的增长极,形成第二个千亿产业。二是百亿鞋业发展迅猛。新余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路狂飙。仅仙女湖园区鞋企(铺)近5年间市场主体急剧扩增到3190户,其中企业1235户,带动从业人员10万人,逐步形成以新履小镇为核心的“一镇三园”产业格局,未来5年制鞋产值有望突破300亿元,成为全市“五千五百”产业工程中最具扩张能力的第三大支柱产业。三是百亿能源产业成为税源稳定“压舱”支柱。投资108亿元大唐国际发电新余二期、投资78亿元国电投分宜电厂二期、投资72亿元抽水蓄能、年发运量1000万吨新余煤储基地、南方煤炭交易市场、液化天然气等项目将形成200亿元以上的营业收入,为新余形成赣西能源中心打下坚实基础。四是重大项目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新余是迎着机遇不断发展壮大的。20世纪80年代初,新余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发展钢铁工业,一跃成为“钢城”。进入新世纪,新余抓住全球光伏产业发展机遇,逐梦“光伏之都”和“新能源科技城”。新时代以来,新余拥抱新能源发展风口,大力发展锂电产业,打造“全球锂电高地”。投资180亿元的袁河航道和新余港项目建成后将对完善赣西综合交通网、钢铁和锂电等产品通江达海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钢铁是立市之本不能忘。钢铁兴则经济兴。纵观1960年新余撤县建市到1963年撤市复县,再到1983年撤县复市,城市发展命运无不与钢铁工业兴衰紧密相连。钢铁产业由复市之初占全市经济总量70%以上下降到目前三分之一左右,但钢铁产业对新余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作用始终没变。当年省委审时度势,将新余复市并将有铁矿资源优势的分宜划给新余管辖,实行市管县体制,如今利用上高县地矿产资源和新宜吉六县跨行政区转型合作平台,为新余做大钢铁工业提供坚强的原材料保障。钢铁产业转型务必加速“智改+数转+绿提”步伐,形成全流程智能化改造,全方位数字化转型,全要素绿色化提升格局。
二是改革是立市之魂不能丢。创新是产业发展的牛鼻子。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思维。新钢经过3轮技改,3年内产钢量由500万吨进入1000万吨级规模行列,17年间销售收入由100亿元到突破1000亿元,实现钢铁产业从传统规模效益型向科技创新型、清洁智慧型的新跨越。赣锋锂业从“资源赣锋”到“技术赣锋”的蝶变,离不开创新引领。扎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锂电新能源科创城建设,用好3个省级产业链科技创新联合体、锂资源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研发飞地,建强用好宝武中央研究院新钢技术中心、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等新研发平台,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继续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以高质量教育激活“原动力”,以高水平科技激发“新动力”,以高素质人才激励“内动力”。
三是产业是立市之柱不能缺。产业强则城市强。分析复市之后新余出现的3次发展辉煌,都得益于支柱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反之,经济波动就比较大,城市发展就停滞不前。针对“一钢独大”、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历届市委、市政府班子殚精竭虑,谋求城市产业转型,抢抓产业发展风口,培育发展新能源和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多元支柱,有序推动产业“破旧立新”,载体“拆旧建新”,支持新钢、赣锋等龙头骨干企业打造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着力解决闲置土地和闲置厂房盘活难等要素保障难题,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计划和本土企业深耕工程,建立鞋业、能源、消防、碳纤维、新型建材、装备制造、光电信息等产业服务专班,形成具有本地禀赋的多元支柱特色产业。完善“园区+资本+安全”功能,提升园区承载能力、资本运筹能力、安全治理能力。
四是集群发展是立市之要不能松。产业集群发展才能形成独特竞争优势。从钢城到快速崛起的全球锂电高地,离不开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在产业集群上构建“地标+优势+未来”格局,分类建立产业链推进专班,分别出台产业专项行动计划,打造“高而强”的地标产业,“大而强”的优势产业,“新而强”的未来产业。主动融入全省制造业重点产业链“1269”行动计划,分类推进全市钢铁千亿倍增、锂电千亿冲刺、电力千亿装机、硅灰石千亿潜在、数字千亿突进等“五千五百”产业工程,实现聚链成群、强链壮群发展,形成钢材深加工、女鞋、智能安防、光电信息、锂生态链等一批标志性产业链;利用已落户新余的百度等新平台优势,发挥硅钢、固态电池等产业优势,抢占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产业集群,形成自动驾驶梦基地等前瞻性产业链赛道;利用光伏、储能优势抢占未来能源新赛道;超前布局未来网络、量子信息、区块链、元宇宙等新赛道,发展未来产业,才能在千帆竞发中抢占发展制高点。
五是招商引资是立市之招不能弃。招商引资是塑造强劲动能的关键之招。近年来,鞋业、智能消防等产业形成产业链式发展,招商引资功不可没。在产业招引、服务等环节,还需提高招商战略眼光和投资智慧,在以商招商、小分队招商等方法基础上,探索“以投带引”资本招商、“产融结合”项目导入、围绕支柱产业超前布局产业链招商等新方法,敢于想在先、动在先、抢在先,深耕主导产业赛道,瞄准上下游配套优质企业精准发力,培育一批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分年度培植一批过亿元、过10亿元、过20亿元、过50亿元、过100亿元梯度发展企业,从根本上扭转我市在全省百强企业数量偏少的局面,让工业强市实至名归。树立“宽松+善管+优服”导向,以“宽松”激活市场活力,“善管”维护市场公平,“优服”成就市场主体,持续优化体制机制、营商环境,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承办:新余市大数据中心 地址:新余市渝水区仰天岗东大道623号
Copyright © 2023-2024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136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