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2014 年) | 火狐电竞

您好,欢迎访问长沙火狐电竞有限公司!

新闻动态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新闻动态

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2014 年)

发布日期:2023-08-13 07:12浏览次数:

  2014 年,我市新材料产业在高端人才引进、技术创新、企业主体培育、产业集聚发展、创新平台搭建、项目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我市 2014 年新材料产业发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是产业规模不断增长。截止 2014 年底,根据行业系数法统计,全市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 904.8 亿元,同比增长 7.2%;实现增加值 99.8 亿元,同比增长 8.9%。新材料产业总体运行稳中有升,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快于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平均水平,总体规模居于前列,但仍存在效益下滑和投资增速放缓等问题。

  二是创新能力稳步提高。2014 年,宁波大学聂秋华团队《新型红外硫系玻璃制备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 2014 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为第 21 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目前,我市新材料产业共有博威、金田、东睦三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宁波墨西科技建成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石墨烯生产线 层)的石墨烯微片制备技术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参与的“稀土永磁产业技术升级与集成创新”获得 2014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成果已用于“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等重点工程。

  三是科技型企业发展迅速。根据统计局监测数据,2014 年,新材料类企业产值和利润增长最快的是重点小企业(比如激智、长阳、能之光等),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达 40.5%,利润同比增长高达 86.7%。这类小企业的共同特点是都由高层次海归人才创办,科技含量高,市场效益好。比如:国家首批“千人计划”入选者张彦博士带领团队创办了激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首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FT 液晶显示薄膜”研发型生产企业,打破了国外行业垄断的局面;第二批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姚力军博士,创办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产品已成功进入全球一流半导体芯片制造企业,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

  2014 年,根据工作计划,结合宁波新材料产业优势基础,以新材料科技城建设为重点,以重大项目推进为抓手,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委托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开展了“宁波新材料产业细分领域发展战略研究”,对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磁性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海洋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先进碳材料等领域进行梳理,在结合调研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各领域 2030年前的发展重点、发展目标、重大工程以及具体措施,以期为宁波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提供决策依据。促进新材料产业向低碳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促使新材料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扩张,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宁波市支柱性产业和国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先行区。

  一是抓紧制定各类发展规划和计划。全面启动新材料科技城中长期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产业规划的编制工作,召开了三次规划衔接会议,形成了三大规划征求意见稿;制订了《宁波新材料科技城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

  二是推进一批创新平台建设。总投资 25 亿元、建筑面积 33 平方米的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各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目前已经桩基进场施工;占地约 450 亩、规划建筑面积 50 万平方米的新材料国际创业社区项目正在进行前期调研及筹备工作;宁波新材料大学创新园项目选址基本确定,目前开发建设方案、概念规划设计工作已基本完成。

  三是出台专项政策。发布《宁波新材料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管理办法(试行)》,累计投入 10 亿元,主要用于支持新材料科技城核心区内新材料领域研发机构引进、创业孵化、人才集聚、成果转化、产业项目引进、科技金融等工作。

  2014 年,全市新材料产业在建投资项目 164 项,计划投资规模约 430 亿元,累计完成投资 314 亿元,当年完成投资 153 亿元,同比增长 5.08%。认定浙江五环钛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1000 吨新型合金材料(钛型材)生产线 年度宁波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项目。

  一是一批企业项目获得资助。2014 年共有 14 个项目被纳入国家各类专项项目。宁波创润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0吨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生产项目等3个项目纳入国家“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年产 2000 吨高性能钕铁硼强磁材料产业化等3 个项目纳入国家“稀土产业调整升级”专项;宁波金海德旗化工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异戊橡胶生产项目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宁波禾顺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 2 万条高性能特种钢工程机械履带生产线技改项目纳入国家“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专项”。

  二是一批项目顺利投产。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年产 2 万吨高性能铜镍、铜铁合金板带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道达尔石化(宁波)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聚苯乙烯项目及浙江恒河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7 万吨/年碳五碳九综合利用技改项目(2.5 万吨/年冷聚碳五碳九共聚石油树脂装置)顺利投产。

  三是一批项目进展顺利。宁波家塑科技全生物降解塑料生产基地、热塑性弹性体研发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杭州湾新区内总投资 10.2 亿元的复能新材料金属合金生产项目于 3 月 20 日开工,成为省级高性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首个入园新项目,目前已开始投产。

  加强科技投入支持力度。2014 年,新材料产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 10.26亿元。一是设立石墨烯重大专项和磁性材料重大专项,加快石墨烯和新型磁性材料的产业化应用与开发。二是对“面向环境友好的纳米功能材料与产业化应用技术”等 863 项目、“笔头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等科技支撑计划、“高强韧镁合金及短流程锻造成型技术研究”等国际合作项目、“纯环氧重防腐低温摩擦粉末涂料”等国家创新基金项目进行配套支持。三是重点对新材料领域的创新团队进行了支持。“环境治理功能膜材料及应用创新团队”和“先进锂电池电极材料开发及应用创新团队”获得科技创新团队第一层次支持;“高效热电转换材料与器件创新团队”和“高性能粉末冶金材料及其关键构件先进制备技术创新团队”等 5 个团队获得科技创新团队第二层次支持;引进了国家首批“千人计划”材料基因工程项目团队和软磁合金材料项目团队。

  一是加快集聚新材料领域领军人才。全年新增新材料类“3315 团队”3 个、 “3315个人”6 人、浙江省“千人计划”8 人、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 1 个、市创业创新团队 7 个。通过百家高校材料学院院长论坛和黑马大赛全球新材料大赛等活动,吸引全球高端人才齐聚宁波。

  二是积极开展新材料科技城人才改革试验区工作。为加快人才资源集聚,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制定印发了《关于在宁波新材料科技城建设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完善新材料科技人才政策体系,切实做好新材料科技城建设的人才落户、家属就业、子女就学、社保缴纳、人事关系挂靠等服务保障工作。

  三是领军人才引领产业发展效应逐步显现。借助“千人计划”产业园建设,实施产业链引才、以才引才,按照“一个产业引进一名领军人物”的思路,大力引进重点发展产业领域内的高端领军人才,如由“省千”吴景晖博士领衔的“国内首创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第一炉下线,一举打破美、日垄断,成为全球第四家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

  一是认定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共有 11 家企业入选 2014 年度“810 实力工程”企业名单,分别是: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宁波)有限公司、宁波兴业盛泰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科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腾龙精线有限公司、奉化南海药化集团有限公司、宁波金和

  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瑞成包装材料有限公司、宁波申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东旭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二是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共有宁波金和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等 18 家企业列入宁波市 2014 年度高成长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服务,帮助解决企业生产发展和转型升级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搭建高成长企业交流学习平台,继续组织我市部分高成长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国内知名高校开展专题培训。

  三是加速创新型初创企业培育发展。积极将科技工作移至企业发展前端,通过组织实施“智团创业”计划、开展科技招商活动等多种渠道支持科技人员携技术、带项目在我市创办领办创新型初创企业。

  一是加强以科研院所和高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平台建设。依托宁波大学成立了宁波市特种高分子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宁波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应用研究院,创建了智慧海洋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海洋新材料及其应用创新。引进中国兵器集团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学宁波研究院等一批创新载体在宁波落地。启动建设新材料(国际)创新中心。

  二是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工程化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建设。2014年,东睦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成为第 21 批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新增“金鑫粉末冶金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等 5 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新增“宁波仕达聚氨酯慢回弹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宁波兆隆合金复合材料工程技术中心”等 21 家宁波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强化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作用。

  三是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了国家磁性材料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宁波市石墨烯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中国新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积极培育新材料领域的技术转移中介服务机构,完善技术评估服务体系。2014 年宁波高新区浙达技术转移咨询有限公司被评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

  一是推进宁波市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培育。积极推进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科学规划和建设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积极推进园区循环发展、高端发展,进一步延伸和完善石化产业链,完善园区企业准入标准和退出机制,加强落后产能淘汰,加快道达尔聚苯乙烯、恒河碳五碳九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

  二是推进杭州湾新区高性能新材料产业园建设。组建宁波高性能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机构,围绕园区“1+2+1”(即高性能新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高性能稀土材料以及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定位,抓紧开展针对性招商。目前,总投资 10.2 亿元的宁波复能新材料年产 10000 吨合金项目开工;兴业盛泰列入区“一企一策”培育计划,1-11 月份兴业盛泰实现产值 27.2 亿元,同比增长 20.1%,金田实现产值 44 亿元,较去年同期持平。

  三是推进大榭万华工业园建设。起草编制并完成《宁波大榭开发区工业集聚区规划初步方案》,科学分析产业发展现实基础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优化布局总体设想、初步方案、保障措施等,提出要以“优化发展宁波万华产业园、建设榭北新材料产业园”为抓手,重点发展改性 MDI、HDI、水性涂料等一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替代进口的新材料项目。

  宁波市8718公共服务平台部分信息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致电0574-8718 8718,我们将及时处理。火狐电竞

标签: 建新材料

Copyright © 2023-2024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13600号

020-29707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