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长沙火狐电竞有限公司!
免费咨询热线
020-29707525湄洲岛是妈祖故里,也是妈祖文化发祥地。上世纪八十年代,信奉妈祖的台湾渔民摇着舢板船,渡海而来朝圣。沉寂已久的妈祖信俗渐渐被唤醒,妈祖贡品有了迫切需求。
58岁的黄亚棋是备受邻里尊敬的海岛村医,也是一位身怀绝技的捏海人。妈祖信俗申遗成功的2009年,“捏海人”黄亚棋也成为莆田当地第一批妈祖信俗非遗传承人。
每当春秋两季妈祖诞辰和祭典,都隆重祭出,祭典结束再封存到妈祖文化博物馆中,到次年再面世。
名目相当有趣:虾兵助战、蟹将点兵、鲋鱼拜母、双蛤戏水、马鲛朝圣、海鳗团圆、五世其鲳、海龟祝寿、年年鱿鱼、鲨鱼追月、刀鱼比剑……
黄亚棋成为捏海人已经有近40年了,这些海族在他心里有个数据库,“我能捏三百多种水族,最熟悉的那一百六十种简直烙在我的心里。”
黄亚棋是自学“捏海”,最开始从原料面粉的配方,到塑形上色的诀窍,全凭观察和手感。
他回忆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海岛上大麦小麦和水稻都是连片种植,家家户户自己用石磨磨面。他探索用面粉混合糯米粉、蜂蜜、花生油和水,上笼蒸一蒸,也能塑形,但苦于存放时间不长。
随着改革开放,物质丰富,黄亚棋可选的原料更丰富了。他改而用面粉调入白乳胶、泡沫胶,作品轻盈密实,保存时间也延至数年。
各种规格的吸管、一把牙签、牛角或玳瑁或竹片打磨的刻刀……甚至有的原来的用途都不可考,但却是令海鲜“画龙点睛”必不可少的点睛工具。
黄亚棋说,湄洲岛海产丰富,菜市场随便逛逛就是大几十种海鲜,过去买不起海鲜时,他为了观察水族,曾痴痴地流连菜市场观察学习。
偶尔慷慨解囊,买回几条品种少见的当“模特”,描了又描,画了又画,捏了又捏,直到海鱼变质发臭,才依依不舍丢给鸭群加餐。
在黄亚棋看来,妈祖贡品的面塑海鲜宴,体现了中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
据说,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前后,是海王携全部水族环绕湄屿拜谒妈祖的时间,按照湄洲岛传统习俗,岛上渔民不能惊动水族,因此禁止下海捕鱼或垂钓。禁捕期间,斋品面塑海鲜取代了荤品。
黄亚棋说,这其实是因为此时鱼群结队来到湄洲岛四周浅滩排卵繁殖,渔民们借神之力号召禁捕,“是为了保护生态资源,是海洋文化的智慧”。
在黄亚棋看来,妈祖贡品中蕴含的渔民智慧,凸显出妈祖文化与饮食文化完美结合,也是湄洲地方文化中海洋文化的结晶。
在他的理解中,被封为海上保护女神的妈祖,行医救人,立德行善,这种大爱是他作为海岛医生,在妈祖文化中找到的最大共鸣。
Copyright © 2023-2024 火狐电竞·(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备案号:湘ICP备19013600号